重温革命史 永远跟党走——人文科学学院教工和学生支部党员赴井冈山红色之旅重温入党誓言
2014-10-27 人文科学学院 访问量: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结合人文科学学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2014年10月24日,人文科学学院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全体教工党员以及思政部教工党员赴红色摇篮,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红色之旅,追循革命足迹并重温入党誓言,学院副院长付爱斌、副院级督导胡季晖、人文科学学院院长唐年青、党总支书记陈红媛、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部长谭黎明以及人文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红色之旅行程紧凑,往返共三日,10月24日下午5点从学院出发,经过尽5个小时的车程,于当天晚上十点到达井冈山。
25日清晨,我们在当地导游的陪同下前往大井毛泽东旧居。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大井是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29年1月底,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后,敌人窜入大小五井,大井村的房屋基本上被焚毁。解放后,大井已成为一个新山村,被毁的革命遗址,经过修复整理,都已陈列开放。旧居坐落在大井村中央,因墙壁为白色,惯称它为"白屋"。这栋房子共有44间,五个天井,面积近千平方米。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首次到达大井时就住在这里,此后便成为毛泽东在大井的住地。1960年,当地政府按原貌修复,将残墙嵌入新墙之中作为纪念。
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二站来到了龙潭水口瀑布,龙潭水口瀑布曾是红军的一个驻地,这里是井冈山革命圣地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称,以瀑布多、落差大、形态优美而著称。我们教师党员在陈红媛书记的带领下,从山岭往下一直走到龙潭最深处,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又由下拾级而上,沿着峭壁小梯重回山岭,体验革命前辈的峥嵘岁月。
下午,我们来到久负盛名的黄洋界,黄洋界海拨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可见黄洋界之险峻。1928年8月30日,湘赣敌军趁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在湘南作战之机,以四个团的兵力进攻井冈山,扼守黄洋界的红军只有三十一团的两个连,每支枪只有三至五发子弹,情况十分危急。守山军民昼夜不停地在工事前沿堆积檑木滚石,埋布竹钉,深挖壕沟,构筑了五道防线。激烈的战斗打响后,红军发射了仅有的三发迫击炮弹,两发未响,一发正中敌指挥部,守山军民乘势枪炮齐鸣,喊杀震天,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已回来,连夜仓皇逃跑了。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1965年修造了黄洋界纪念碑,碑上刻着朱德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听了导游详细而又绘声绘色的讲解,黄洋界的炮声好像还在耳边轰隆,嘹亮的号角声仿佛还在吹响,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浮现。激励着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继续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红军造币厂等革命遗址。
26日上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是整个井冈山红色之旅中最让同志们心情沉重的一个景点,在这里共有15744位烈士在此长眠,在陵园烈士纪念馆前,全体党员重温入党宣誓,人文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仲珍同志带领着教工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教师党员面对党旗,面对革命牺牲的烈士,举起右手,重温庄严的誓言,不仅使其再一次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庄严神圣的党旗下,念响誓词,再次向党组织表达了自己自豪的心声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党的忠诚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同志茨坪旧居等革命遗址。
这次井冈山之旅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红色之旅、教育之旅。三天的旅行虽是短暂,但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石无不深刻在每位党员同志的脑海中,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更是心灵的震憾与激励。站在黄洋界上,望着脚下曾经历过腥风血雨的山山水水,一幅幅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井冈山今天的旧貌换新颜,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巨史;我们感悟到的不仅仅是井冈山老表的深情厚意,更是井冈山斗争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我们唱着“井冈山上太阳红,太阳就是毛泽东,万水千山都照亮,照得人心暧烘烘”这首动人的革命歌曲告别井冈山,结束了这次难以忘怀的红色之旅,但留给我们的仍然是深深的红色情、浓浓的井冈意。
党员井冈山合影
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 编辑:Admin )